登海3622的突出优点
高产:2003年黄淮海区试比对照农大108增产7.1%,2004年黄淮海生产试验比对照农大108增产7.5%。品质良好:籽粒含粗蛋白9.46%,粗脂肪4.7%,粗淀粉74.49%,赖氨酸0.27%,容量720克/升。棒大穗长:果穗筒形,细长,穗行数16~18行。抗病性好:抗大、小叶斑病、中抗弯孢菌叶斑病、茎腐病和瘤黑粉病,综合农艺性状好。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100天左右。株型半紧凑,株高260厘米左右,穗位高110厘米左右,成株叶片20片。红轴黄粒,穗轴红色,籽粒黄色,半马齿形,千粒重320克左右。栽培要点合理密植:一般大田种植密度为每亩3500株左右。行距60厘米(1.8尺),株距33厘米(1尺)。科学管理:足墒播种,苗期注意适当蹲苗,合理利用肥料,注意氮、磷、钾配合使用,施足种肥,适时施用拔节肥、穗肥和粒肥,浇好大喇叭口期至灌浆期的丰产水,适时收获。防治病虫:及时防治病虫害。矮花叶病高发区注意防治。适宜地区适宜安徽、河北、山东、陕西、山西等黄淮海夏播区种植。
登海3622突出优点
登海3622具有显著的高产优势。在2003年黄淮海区的试验中,相比于农大108,其增产了7.1%,而在2004年的生产试验中,这一优势更为显著,增产7.5%。其品质优良,籽粒中粗蛋白含量达到9.46%,粗脂肪为4.7%,粗淀粉含量高达74.49%,且赖氨酸含量为0.27%,平均容量达到720克/升。这个品种的果穗特征为筒形且细长,穗行数通常在16到18行之间,表现出良好的抗病性,对大、小叶斑病有抗性,对弯孢菌叶斑病和茎腐病、瘤黑粉病具有中等抗性,整体农艺性状表现出色。
登海3622的生育期大约为100天,株型半紧凑,株高约260厘米,穗位高110厘米,成株叶片有20片。它的特征是红轴黄粒,穗轴为红色,籽粒为黄色,形状近似半马齿形,千粒重平均为320克左右。对于种植管理,推荐每亩种植密度为3500株,行距60厘米,株距33厘米,保证充足的水分,播种时注意蹲苗,合理施肥,以氮、磷、钾的平衡为原则,施足种肥,适时施用拔节肥、穗肥和粒肥,大喇叭口期至灌浆期应充分灌溉,收获时机要适宜。同时,需注意防治矮花叶病,在高发地区要重点防控。
总的来说,登海3622适合在安徽、河北、山东、陕西和山西等黄淮海地区的夏季播种区种植,其高产、优质和抗病性强的特点使得它成为理想的选择。
